这场疫情,不知让我错过了多少部电影,又不知错过了多少乐趣,不过值得庆幸的是,在国庆期间,我看到了这部本应该在春节档上映的《急先锋》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,成龙大哥的电影似乎成了我生活的必需品,我可以不看《姜子牙》,可以不看《夺冠》,却不能错过《急先锋》。
提到成龙,第一想到的就是他的动作戏,加上他独有的喜剧风格,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喜欢上成龙,这种动作+喜剧的风格,也成为了大哥的特色。
我印象中的成龙大哥,在影片中时常彰显暴力,独有的表演特色,幽默搞笑却毫不低俗,高难度动作,更是不在话下。再加上精工细作的电影细节,成龙大哥的电影绝对称得上经典。
电影《警察故事》、《A计划》、《我是谁》,又或是“黄飞鸿戏耍表妹、怒打恶少、吃白食”等等搞笑名场面,都让人印象深刻。正是有了这些耳熟能详的画面,粉丝对《急先锋》的期待值才会如此高。
电影《急先锋》,似乎并没有让大众满意,因为上映至今,它的票房只有2.63亿。而我想说的却是,成龙没有让我失望,已经66岁的他,面对“危险动作+搞笑+全球取景”的拍摄模式仍然没有畏惧,或许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。
跳楼跳出经典之作,这是我对成龙大哥的评价。因为在成龙以往的影片中,跳楼场面、危险度极高的动作戏,数不胜数,这也让成龙有了“拼命三郎”的称号。
跳楼跳出经典之作,只有成龙能做到,或许说只有成龙敢这样干,因为这样的拼劲不是一个普通的动作演员能够做到的。成龙既给自己留下了满身的伤痕,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《尖峰时刻》他从12层高顶楼一跃而下,借助横幅成功落地;《宝贝计划》中他把空调外机当跳板,层层跳跃最终安全着陆……一个个高难度动作的拍摄,一个个危险系数极高的动作,得以让观众记住成龙大哥。
如今已经66岁的成龙面对之前的跳楼戏,属实有点难度,但是他却以另外一种方式的“跳楼”出现了观众的面前,也以这样诙谐幽默的方式作为结束。
在电影《急先锋》中,成龙以“自嘲”的方式再现跳楼名场面。在追赶对手的过程当中,杨洋选择从楼上直接跳下追赶坏人,此时的成龙也撸胳膊挽袖子跃跃欲试。
就在这关键的时刻,一边的迪拜给他一个重要提示:那边有楼梯!闻听此言,成龙马上如释重负地开怀大笑说到:OK,太好了!如此“惜命”的表情再次给了观众深刻的印象。可是深思过后,才发现,成龙大哥原来已经老了。
虽然成龙年纪大了,不能重现昔日的动作戏,但是他却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喜剧风格来弥补他动作戏的不足。所以,尽管没有惊险和刺激,我仍然喜欢成龙大哥。
看完《急先锋》,我却只想说,成龙大哥的电影我是看一部少一部。
而我从成龙大哥的身上,似乎看到了更多,那就是生活再艰难,只要有成龙,我就能笑对明天。
对于成龙的《急先锋》,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?一起留言讨论呀!